关灯
护眼
字体:

三十三、点茶(2/2)

    大早上的还没有到营业时间,瘦弱少女张博士脸色略带倦容,却又强打精神的样子,忽然让人生出一股怜香惜玉之感。

    “葱儿拜见薛管家,拜见少东家。”茶博士盈盈下拜,一个标准的少女礼后,在茶桌前坐定,脸上始终挂着一副职业微笑。

    “不知少东家今日打算喝什么茶呢?”葱儿知道薛管家的口味,是以只问少东家的意思。

    李申之问道:“都有什么茶?”

    听说唐宋时期的饮茶方式与明清之后有很大的不同,是以李申之一直好奇茶馆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茶。

    张葱儿嫣然一笑:“咱家最出名的,乃是七宝擂茶,春夏之间也有时令花茶,到了冬日更有葱茶、姜茶。”

    花茶取清香之意,与时令交相辉映,最是文人喜欢的季节。葱姜茶则是具备御寒功能,劳动人民的最爱。

    “呃……那个……”李申之其实想问的是红茶、绿茶、乌龙茶这些,“那就来个七宝擂茶吧。”

    没想到这时候对茶的分类方式跟后来竟然差距这么大。

    两人说话之间,已有小厮流水价地端上了整套的点茶工具。

    茶博士问道:“少东家是想喝快茶,还是慢茶?”

    李申之心急火燎地想赶紧调研,说道:“快茶吧。”却是连两者之间的区别都懒得问了。

    只见茶博士轻声细语地跟小厮吩咐了几句,小厮对桌子上的工具挑挑拣拣,行云流水魔术般地操作之后,小厮朝着李申之躬身致以,又朝着茶博士躬身之后,退出了包厢。

    茶博士二指捻起一个瓷瓶,取下盖子放在旁边的木盘子里,瓷瓶里面是青绿色的茶叶沫子。放下瓷瓶,不慌不忙地盖上盖子,茶博士又取过一柄木勺子,轻轻挖了三勺,倒在一把建盏中。

    建盏旁边,一个小炭炉不见火光不见烟,炉上的小水壶内却吐着细细的水泡。

    整套动作从容不迫,无不体现着“优雅”二字。

    李申之回想了下刚才,小厮拿走的是一个小碾子,一个小磨盘。

    碾子跟研磨中药的碾子一模一样,只不过尺寸小了很多,只有拇指大小。

    小磨盘的造型仿造磨豆腐的磨盘,沿石磨盘一圈设引流槽,大概只有巴掌大小。

    方才取走的小磨盘和小碾子,应该是为了把干燥的茶叶片磨成瓷瓶里的粉末。

    多了一套复杂工具的,想必就是所谓的慢茶。

    手上动作优雅而缓慢,茶博士轻轻唱了起来:

    “落日熔金,暮云合璧,人在何处。染柳烟浓,吹梅笛怨,春意知几许。元宵佳节,融和天气,次第岂无风雨。来相召、香车宝马,谢他酒朋诗侣。

    “中州盛日,闺门多暇,记得偏重三五。铺翠冠儿,捻金雪柳,簇带争济楚。如今憔悴,风鬟霜鬓,怕见夜间出去。不如向、帘儿底下,听人笑语。”

    听完一曲,李申之明白了,大概慢茶的好处就是能多听几曲吧。

    茶博士提起水壶,轻轻在杯中点了一下,然后取出茶筅(xian)顶在建盏之中。

    茶筅的形状跟刷碗的扫帚相似,通常用竹子制成。

    纤纤玉手捏着茶筅缓缓将茶沫与开水混合之后,忽然通电一般,飞速地旋转,宛如无影手。

    “好!”李申之情不自禁地鼓掌。

    茶博士嫣然一笑,心想:这就叫好,待会还有更好的。

    好胜心起,表现得更加卖力,一时间竟然微微有些气喘。